茶的起源
中國是茶的原產地,茶葉發源地主要是在云、貴高原,世界各國茶葉語言源于中國。
中國茶的歷史
1、茶之為飲,發乎神農氏,聞于魯周公,興于唐,盛于宋。
2、神農嘗百草,日遇七十二毒,得荼而解之。
3、商朝周武王伐紂,酋長就曾有進貢茶葉。
4、西漢吳理真開始在蒙山植茶,其有“植茶始祖”之稱。
5、興于唐,陸羽的《茶經》就是最好的證明,這是第一部茶書,比較全面的介紹了茶葉知識,如茶樹的栽培,茶葉的加工、沖泡等,陸羽被尊稱為“茶圣”。從《茶經》之后,茶開始獨立于藥材和食材。
6、宋朝記載茶的名著有很多,贊頌茶的茶詩不少,如歐陽修的《歸田錄》,范仲淹的《斗茶歌》等。
7、明朝“廢團茶興散茶”,制茶工藝發生變革,炒青茶出現。
8、清朝以后傳統名茶到現在都一直延續,如西湖龍井、洞庭碧螺春、安溪鐵觀音等。
我國茶區的分布
我國茶區分布遼闊,東起東經122度的臺灣省東部海岸,西至東經95度的西藏自治區易貢,南自北緯18度的海南榆林,北到北緯37度的山東榮城,東西跨經度27度,南北跨緯度19度。共有21個省(市、區)、967個縣、市生產茶葉。
我國的四大茶區
全國分四大茶區:即江南茶區、華南茶區、西南茶區、江北茶區。
江南茶區
江南茶區位于長江中、下游南部,包括浙江、湖南、江西等省和皖南、蘇南、鄂南等地,是名茶最多的茶區,主產綠茶,部分紅茶和烏龍茶。
華南茶區
華南茶區位于我國南部,包括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海南等省(區),為中國最適宜茶樹生長的地方,是中國最南部的茶區,主產烏龍茶、紅茶、綠茶等。
西南茶區
西南茶區位于我國西南部,包括云南、貴州、四川、重慶等省市以及西藏東南部,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,主產黑茶(普洱茶)、綠茶、紅茶等。
江北茶區
江北茶區位于我國長江中、下游北岸,包括河南、陜西、甘肅、山東等省和皖北、蘇北、鄂北等地,是四大茶區中最北的一個茶區,主產綠茶。
茶葉的基本分類
(一)綠茶類(不發酵茶)
A、按工藝分:炒青綠茶、烘青綠茶、蒸青綠茶、半烘炒綠茶
B、按外形分:扁形、針形、螺形、菊花形
(二)黃茶類(輕發酵茶):蒙頂黃芽、君山銀針
(三)白茶類(輕發酵茶):白毫銀針、白牡丹
(四)青茶類(半發酵茶)
A、臺灣烏龍:凍頂烏龍、包種烏龍
B、廣東烏龍:鳳凰單樅、鳳凰水仙
C、閩北烏龍:武夷巖茶、水仙、大紅袍、肉桂
D、閩南烏龍:鐵觀音
(五)紅茶(全發酵茶):祁門紅茶、滇紅、川紅
(六)黑茶(完全發酵,后發酵茶):普洱茶、康磚、金興
加工茶類
花茶、緊壓茶、萃取茶、果味茶、茶飲料。
茶樹的分類
按樹的大小分三種:有喬木型、半喬木型和灌木型;
按葉型大小分三類:大葉種、中葉種和小葉種;
按進化程度分三種:原始型、半原始型和進化型。
喬木型茶樹
樹形高大,主干明顯,分枝部位高。
半喬木型茶樹
又稱小喬木型茶樹,樹形沒喬木型高大,但有明顯的主干,分枝較低。
灌木型茶樹
樹形矮小,沒明顯主干,分枝較低也較多,發芽密,乃采摘。